拉丁学名 | Hirsutella sinensis | |
曾用名 | ||
中文译名 | 中华被毛孢 | |
原始编号 | XZ08-51-18 | |
菌株来源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保藏人 | ||
直接来源国家 | 中国 | |
保藏时间 | 11/8/2010 | |
其他保藏编号 | ||
生物危害 | 四类 | |
模式菌株 | 非模式菌株 | |
菌株用途 | ||
培养温度 | 18℃ | |
培养基 | 0013 | |
其他培养条件 | ||
分离源 | 冬虫夏草子实体 | |
采集地点 | 四川省康定县 | |
采集国家 | 中国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兴庄路9号
创e慧谷42号楼B幢401室
拉丁学名 | Hirsutella sinensis | |
曾用名 | ||
中文译名 | 中华被毛孢 | |
原始编号 | XZ08-51-18 | |
菌株来源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保藏人 | ||
直接来源国家 | 中国 | |
保藏时间 | 11/8/2010 | |
其他保藏编号 | ||
生物危害 | 四类 | |
模式菌株 | 非模式菌株 | |
菌株用途 | ||
培养温度 | 18℃ | |
培养基 | 0013 | |
其他培养条件 | ||
分离源 | 冬虫夏草子实体 | |
采集地点 | 四川省康定县 | |
采集国家 |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