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在凝固血清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36小时可见无色半透明毛玻璃样小菌落,单个菌落呈中心凸起,周边不规则,无溶血现象。空肠弯曲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靛基质阴性。可还原硝酸盐,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为阳性。能产生微量或不产生硫化氢,甲基红和vp试验阴性,枸椽酸盐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弯曲菌中唯一马尿酸呈阳性反应。
空肠弯曲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消毒剂所杀灭,56℃5分钟可被杀死。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性菌株。 空肠弯曲菌抗原构造与肠道杆菌一样具有o、h和k抗原。根据o抗原,可把空肠弯曲菌分成45个以上血清型,第11、12和18血清型最为常见。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在它们的生殖道或肠道有大量细菌,故可通过分娩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和饮水。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见。苍蝇亦起重要的媒介作用。亦可经接触感染。感染的产妇可在分娩时传染给胎儿。 空肠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3~5天,对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肠、回肠及结肠。主要症状为痉挛性腹痛、腹泻、血便或果酱样便,量多;头痛、不适、发热。细菌有时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肾盂肾炎等。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感染后能产生特异性血清抗体,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目前尚未测得肠道局部slga抗体。空肠弯曲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常用红霉素、四环素治疗。[2]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被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对空肠弯曲茵的致病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其致病因素包括粘附、侵袭、产生毒素和分子模拟机制等四个方面,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可以引起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空肠弯曲茵可以通过产生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而致病。
Crushell, Ellen; Harty, Sinead; Sharif, Farhana; Bourke, Billy. Enteric Campylobacter: Purging Its Secrets?. Pediatric Research. 2004-01-01, 55 (1): 3–12 [2018-04-11]. ISSN 0031-3998. doi:10.1203/01.PDR.0000099794.06260.71.
Food Safety: Campylobacter.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6-04-18].
FJ Bolton; L Robertson. A selective medium for isolating Campylobacter jejuni/coli (pdf). J Clin Pathol. 1982, 35: 462–476 [2018-04-11]. doi:10.1136/jcp.35.4.46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7-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