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18mobsacB系列自杀性载体用于苜蓿中华根瘤菌Smdes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步骤如下:
(1) 以苜蓿中华根瘤菌Rm1021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分别扩增出SmdesA基因的上下游片段(Up,Down),重叠PCR将SmdesA基因上下游片段连接起来扩增得到SmdesA (UpDn),连接到pMD19-T,送测序。
(2) SmdesA (UpDn)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消化DNA片段后,连接到用相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pK18mobsacB载体上,得到pK18mobsacB-SmdesAUpDn。
(3) 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 酶切p34S-Gm(抗体片段提供载体)回收Gm片段,将其接到pK18mobsacB-SmdesAUpDn载体上,得到pK18mobsacB-SmdesAUpDnGm,命名为pMJC4。
(4) 将pMJC4转化大肠杆菌S17-1菌株,与苜蓿中华根瘤菌野生型菌株RM1021在TY平板上30℃共培养48 h,然后将接合产物用1 ml TY液体培养基悬浮并稀释至1/105后布于添加有Km、Gm和Cm抗性的TY平板上,30℃培养72-96 h后得到单菌落。
(5) 选取单菌落培养抽提细菌总DNA.通过S1/S2引物和P1/P4引物进行PCR检测,获得一次重组菌株(整个质粒整合到苜蓿中华根瘤菌基因组中)。
(6) 将一次重组菌株在添加Cm的TY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72 h,将培养物稀释布于添加Cm的TY固体培养基上,将生长出来的单菌落分别转移到含有10%蔗糖、Cm和Km、Gm两种不同的TY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二次重组菌落的筛选.挑取对蔗糖不敏感而对Km和Gm敏感的单菌落培养并抽提总DNA,对备选菌株进行PCR验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