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0574-87917803
联系电话: 0574-87917803

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有致病性与非致病性之分。其实,致病性与否与攻毒对象直接相关,受体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溶血性是致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溶血毒素作用的结果。其他的毒力因素因菌株不同而各异。甚至毒素也只是引起毒力的一个方面的因素。

菌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门纲目科属种,强调的是有共同生物学特点的一类细菌,无论从哪里分离的,只要某些主要生物学性状相同都可划归同一分类层次,对于细菌,一般情况下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株对于细菌来说则一般强调来源,最常见用于不同来源的种/型,如ATCC标准株。你如果分离到某细菌,为了强调来源,可称为某某菌某某医院(或动物、地名等)株。

细菌都有无致病性是相对的,除了少数强致病菌外,大多数细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其致病与否主要在于宿主的抵抗力。溶血与否在部分细菌是实验室鉴别是否致病的参考指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副溶血弧菌),但却一般不是判断标准。有很多致病菌不溶血或溶血很轻,如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等均不溶血或仅轻微溶血,而强溶血的细菌却不一定致病力强,如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此外,溶血还要看培养基中是什么动物的RBC,常用的有绵羊、兔、马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