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名
Methanosarcina mazei
二、分类地位
1. 沿革─Archaea ;Methanosarcina mazei 在1936年由Barker发现,初命名为Methanococcus mazei。后来,第一个研究此细菌的法国细菌学家P.Maze,依其形状将菌名改为Methanosarcina mazei。
2. 命名─ methano─甲烷。 Sarcina─八叠球菌。
三、自然栖息地
在烂泥、腐质土和ㄧ般草食性动物的排泄物上,均可找到其踪迹。另外,在盐水湖和污水中也可分离出此菌。
四、大小型态
惟一独立、不规则的球菌。大小约1.0~3.0μm。但大部分常见的,菌体聚集成团,大小约20~100μm左右,也可能更大。为ㄧ革兰氏阴性菌。观察年轻的菌株,可发现其表面呈颗粒状,颜色介于暗黄色至浅棕色之间。而较年老的菌株,则表面平滑,菌体透明清晰。 Methanosarcina mazei喜爱聚集成团,但若太多菌株聚集,则容易变形裂解。晚期会聚集成ㄧ个囊状物,此囊状物可以产生新的独立Methanosarcina mazei。
五、适合生长环境
Methanosarcina mazei为绝对厌氧菌。可在30~40℃、pH5.5~8.0下生长。但在pH6.8~7.2的环境里生长最好。
六、培养特性
可用enrichment culture培养。在enrichment culture上添加acetate、methanol、methylamine当做基质,ammonia当作氮源。若添加trimethylamine可以快速得到Methanosarcina mazei。
七、生化特性
Gram`s stain 红色 G(─)
Sensitive to antibiotics resistant /
Endospore stain 红色 /
注:由于Methanosarcina mazei晚期的菌落会形成囊状。在显微镜下观察,易被误认为内孢子,所以用malachite green染色判定是否为内孢子,经由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为safanin的红色,判定为非内孢子。
八、致病性或应用
Methanosarcina mazei可以发酵acetate、methanol、methylamine,以ammonia当作氮源,形成甲烷,释放至大气层中。另外,Methanosarcina mazei也可以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来形成methane。 Methane目前是一种可当做替代能源的气体,同时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ㄧ。
九、参考文献
1. David Hendricks. 1989.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Vol.4 Section25 Archaeobacteria P.2199~2205
2. http://www.visualsunlimited.com/browse/vu197/vu19736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