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0574-87917803
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
收藏
联系电话:
0574-87917803
关键词查询
模糊查询
查询
关键词查询
模糊查询
热门搜索: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红菇
香菇
切换旧版
首页
产品
菌株
TST菌株
进口菌株
定量菌株
传代菌株
藻类
质粒载体
病毒相关质粒
真核质粒
CRISPR基因编辑
原核质粒
其他质粒
试剂
基因工程产品
免疫细胞
核酸及其衍生物
其他试剂
培养基
技术
重组表达菌株构建
细菌基因编辑技术服务
荧光标记菌株
菌株鉴定
质粒、载体构建
慢病毒包装
特定菌株分离培养
新闻
公司新闻
业界新闻
生物科普
科技文章
交流
交流区
留言板
交流区C
交流区D
我们
公司简介
订购流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TESTOBIO.COM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菌株
TST菌株
进口菌株
定量菌株
传代菌株
噬菌体
质粒载体
病毒相关质粒
真核质粒
CRISPR基因编辑
原核质粒
其他质粒
试剂
基因工程产品
免疫细胞
核酸及其衍生物
其他试剂
培养基
病毒
慢病毒
病毒标准物质
灭活病毒
核酸提取纯化试剂盒
动植物扩增试剂盒
ELISA检测试剂盒
抗体
抗体
蛋白
2
3
4
技术服务
TECH CUST
重组表达菌株构建
菌株基因编辑
荧光标记菌株
菌株鉴定
质粒、载体构建
慢病毒包装
特定菌株分离培养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司新闻
业界新闻
生物科普
科技文章
交流区
EXCHANGE AREA
交流区
留言板
交流区C
交流区D
关于我们
ABOUT US
公司简介
订购流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交流区
这边爆发噬菌体的现象是,高密度发酵到OD达到较高水平(约是50-70)噬菌体才爆发,使细胞自溶。这种噬菌体是烈性还是溶原噬菌体?
2022-05-16 06:14:05
huishouzhan
溶原噬菌体
评论 (1)
| 最后修改于 2022-05-16 07:05:50
菌种的保藏
2022-05-16 06:10:05
wshphd
第八章 菌种的保藏第一节 菌种的衰退和复壮在微生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选育一株理想的菌株是一件艰苦的工作,而欲使菌种始终保持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便于长期使用,还需要做很多日常的工作。实际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要使菌种永远不变是不可能的,菌种衰退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只有掌握了菌种衰退的某些规律,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菌种的衰退或使已衰退的菌种得以复壮。一、菌种的衰退(一)菌种衰退的现象菌种衰退(degeneration)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物种原有的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菌种衰退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菌落和细胞形态改变。每一...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5-16 06:21:22
芽孢率测定
2022-05-16 06:08:45
wshphd
我在培养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收集芽孢实验用,想请教下怎样通过镜检确定芽孢率,是在显微镜下数芽孢和菌体个数的比值吗?还有就是收集了芽孢后芽孢悬液的浓度是如何确定的呢?比例。菌悬液浓度要用平板法培养计数。此外说一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用固体培养法的得到的芽孢比例比液体培养法采用孔雀绿染色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绿色的孢子占红色菌体、绿孢子的比例。菌悬液浓度要用平板法培养计数。此外说一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用固体培养法的得到的芽孢比例比液体培养法高,当然不排除有好的 ...谢谢指教。还想请教个问题,看到文献里面说制备芽孢悬液的方法是,镜检芽孢率达到95%以上时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洗下...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5-16 06:21:21
大肠杆菌内质粒会不会自行发生同源重组?
2022-05-16 03:05:44
好想做条狗
有可能,即使是重组酶缺失的菌株也存在同源重组的情况,我们在实验中就成功地使用DH5a进行同源重组,我也发现用DH5a会发生重组,虽然概率比较低。我现在构建的一个质粒里面有三对重复序列,长度分别约300bp, 500bp, 1kb. 鉴定连接产物时,用菌液pcr看两个接口是否正确,菌液摇几个小时还是清澈的,不过pcr能出来,而且有很多阳性克隆。摇过夜能看到细菌,但我怀疑长出来的是杂菌,因为质粒抽不出来。现在这个载体都构建半年多了,一直是这个问题,菌液pcr鉴定正确,就是提不出质粒,请高手指点下是怎么回事。我是怀疑把氨苄抗性基因的启动子破坏了,或者是复制子重组掉了 ...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5-16 03:25:21
PCR荧光检测
2022-05-16 03:24:58
好想做条狗
AFLP的条带较多,一次检测多对引物可能会有一些条带在同一个分子量大小,读取信息时会有些丢失。主要看条带的多少,如果条带较多,建议不要检测多对引物!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5-16 03:25:20
抗菌药物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引起利奈唑胺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什么呢?
2022-05-16 02:58:03
huishouzhan
利奈唑胺(linezolid)属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其化学全称为(S)[-N-3-氟-4(4-吗啉)苯-2-氧-5-噁 唑-甲基]-乙酰胺,利奈唑胺主要作用于各种革兰阳性菌、诺卡菌和分枝杆菌,但对革兰阴性杆菌无效。利奈唑胺主要通过抑制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作用位点在50S核糖体亚基23S rRNA的第5功能区,可阻止50S与30S亚基结合成70S核糖体。噁唑烷同类药物是一类完全人工合成制剂,在自然界不存在天然耐药现象,因此最初人们不会想到很快出现耐药,但事实是临床应用不久即...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5-16 03:25:18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我要发帖
查找帖子( 995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