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0574-87917803
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
收藏
联系电话:
0574-87917803
关键词查询
模糊查询
查询
关键词查询
模糊查询
热门搜索: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红菇
香菇
切换旧版
首页
产品
菌株
TST菌株
进口菌株
定量菌株
传代菌株
藻类
质粒载体
病毒相关质粒
真核质粒
CRISPR基因编辑
原核质粒
其他质粒
试剂
基因工程产品
免疫细胞
核酸及其衍生物
其他试剂
培养基
技术
重组表达菌株构建
细菌基因编辑技术服务
荧光标记菌株
菌株鉴定
质粒、载体构建
慢病毒包装
特定菌株分离培养
新闻
公司新闻
业界新闻
生物科普
科技文章
交流
交流区
留言板
交流区C
交流区D
我们
公司简介
订购流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TESTOBIO.COM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菌株
TST菌株
进口菌株
定量菌株
传代菌株
噬菌体
质粒载体
病毒相关质粒
真核质粒
CRISPR基因编辑
原核质粒
其他质粒
试剂
基因工程产品
免疫细胞
核酸及其衍生物
其他试剂
培养基
病毒
慢病毒
病毒标准物质
灭活病毒
核酸提取纯化试剂盒
动植物扩增试剂盒
ELISA检测试剂盒
抗体
抗体
蛋白
2
3
4
技术服务
TECH CUST
重组表达菌株构建
菌株基因编辑
荧光标记菌株
菌株鉴定
质粒、载体构建
慢病毒包装
特定菌株分离培养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司新闻
业界新闻
生物科普
科技文章
交流区
EXCHANGE AREA
交流区
留言板
交流区C
交流区D
关于我们
ABOUT US
公司简介
订购流程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交流区
口腔微生物在肠道中定植
2022-07-20 09:14:20
wshphd
牙周病被公认为是许多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在口腔中的定植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紊乱,杆菌门数量增加,厚壁菌门数量减少,血清内毒素水平增加,导致肠道炎症发生。牙龈卟啉单胞菌还可入侵肝脏,引起相关疾病。有学者发现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结构改变主要归因于大量口腔细菌入侵肠道。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是牙周病的另一个重要相关菌。正常情况下几乎无法在肠道中检测出,但具核梭杆菌可定植于肠道,在结直肠肿瘤和炎性肠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证实,具核梭杆菌可抑制T细胞介导...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7-20 09:14:26
肠道微生物群落
2022-07-20 09:04:52
wshphd
从胃幽门至肛门的肠道是人体消化道最长、功能最重要的一段。肠道微生物组成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定植细菌超过35 000种。肠道细菌主要由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组成,其次是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生理状态下,肠道共生菌参与食物消化和药物代谢,调控宿主免疫,阻止病原体侵入组织和器官。该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致病菌将占据主导地位,细菌毒素和代谢物质等有害因素侵袭肠上皮细胞,可引起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应激性结肠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结肠癌及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肠道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基...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7-20 09:14:26
固氮根瘤菌
2022-07-20 08:59:46
wshphd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7-20 08:59:52
光合细菌
2022-07-20 08:54:07
wshphd
光合 细 菌 是 一类 能利 用光能 、具 有 复 杂代 谢 功 能 的微 生 物 。 根 据 伯杰 系 统细 菌 学分 类 手册记 载 , 仅不产 氧 光合 细菌 就 包括 有 27 属 、 66 种 。 近几 年来 陆续 有新 的种 、 属报 道 。 光合 细 菌 分 布在 淡 水 、 海 水 、 极 地 或温泉 (包 括 高热水 体) , 以及 高盐 等不 同生 境 中 。 光合 细 菌&nb...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7-20 08:54:19
黏液球菌详细介绍
2022-07-20 07:27:51
zhimahu
一、菌名 Myxococcus fulvus二、分类地位 Myxococcus fulvus 属于黏液球菌科 ( Myxococcaceae ) 的黏液球菌属 ( Myxococcus ) 。为革兰氏阴性菌。 早在 19 世纪,因此属菌的子实体体积很大,极容易被植物学家用肉眼观察到,但是却将之误解为真菌将近一世纪。第一个 myxobacterium , Polyangium vitellinum 被一位德国植物学家 H.F. Link 所发现并命名,在 1857 年,一位英国生物学家 M.J. Berkeley 发...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7-20 07:45:57
质粒提取常见问题解析2
2022-07-20 07:02:15
huishouzhan
为什么加了溶液Ⅱ后,菌体没有逐渐由混浊变澄清?提出来的条带几乎没有,但是RNA很亮(没加RNA酶)?溶液Ⅱ主要就是NaOH,如果菌液没有由混浊变澄清,参考见解:1、可能是因为溶液储存不当,或屡次操作没有及时盖好溶液瓶盖,导致其吸收空气中的CO2失效。RNA在菌体中量较多,相对少量的菌体裂解,可有较DNA明显的条带。2、可能是菌量大,加溶液Ⅱ后,菌体并不能完全裂解,所以没有变清,这也会导致质粒产率低下.3、可能是质粒的拷贝数不高,质粒产率不高.如果是使用自己配的试剂,建议做中提或大提;或者买试剂盒提.用自己配的试剂,不加RNA酶,最后RNA是很亮的,要去除干净就要用比较好...
评论 (0)
| 最后修改于 2022-07-20 07:45:56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我要发帖
查找帖子( 995 )
搜索